为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激发研究生们的创新精神,11月29日下午3点,医学院邀请到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红路”理论学讲团为24级全体研究生举办文化创新专题宣讲活动,与在场的研究生们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的融合之道,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以理论造地基
讲座伊始,宣讲人周诗嫣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考察时发表的一段话,引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宣讲人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它丰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且推动了文明互鉴和全球文化和谐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媒体传非遗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兴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时空限制。快且广泛的传播效果、瞬时更新的传播内容、低成本的传播渠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
讲座中,宣讲人以媒体平台“哔哩哔哩”为例,展示了江寻千发布的打铁花视频。她的打铁花视频在该平台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和赞誉,以视频的形式分享打铁花的壮观美丽,也向世人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制造了强大的传播效应,激励着更多的青年人关注传统文化、参与文化传承,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力量。
以艺术释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能够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宣讲人以《只此青绿》为例,带领同学们感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巨大潜力,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能够以更加生动、现代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以新法筑旧魂
周诗嫣提到,在今天,科技手段也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承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以更加现代化和可持续的方式保存和传播。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复制和重现榫卯结构和活字印刷等传统技艺,让这些技艺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降低复制品的成本使得制品大规模生产和分发成为了可能,同时3D打印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增加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并了解传统文化。技术与文化带来的破壁融合,连接历史与当下,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真正的“活起来”“火起来”。
"文化铸魂,医学强基"
宣讲最后,周诗嫣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如何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课知识,来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不仅是对研究生们学术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文化责任感的考验。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使得我们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传播方式。作为医学院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充分结合好医学特色,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