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学院公众号

首页

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学生风采 -> 正文

“赤脚医生”抗疫记!——吴俊

发布者: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吴俊,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2021年“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曾荣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8篇,第一作者6篇。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其与团队在全球首次全面分析了新冠病毒致病过程和结构特征,并且从预防感染、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干预方案。

“矢志科研,精医报国,做精诚大医。”这是吴俊在“竢实扬华奖章”答辩时的宣言,也是他一以贯之的信念。

01 以家为中心的方圆两公里

绵延不绝,层峦叠嶂。儿时习得的成语,正是描述眼前的此景。

吴俊的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用他的话来讲,这里属于盆地的边缘,脚踏黄土地,所到之处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的土壤适应梯田式的耕种,也让他从出生开始,就适应了在田埂里穿梭的生活方式。


卷起裤脚边,一脚踩进雨后的泥土地里。脚印歪歪斜斜地勾勒田埂的边缘,插秧、除草、收割、播种......田野的静谧夜晚,让这一乡人沉浸于这安稳、惬意的一亩三分地。

吴俊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是在以家为中心,以两公里为半径,画出来的圆形区域内成长的。周围的山地阻隔了他听见山外的声音,他就在村里的学校接受知识的洗礼。在村里读书的人不多,课本里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吴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村里安逸的生活作息,教室里嘈杂的打闹声,吴俊像是夏日里那只发出尖利声音的蝉,冲破寂静、打破安逸,才是他向往的青春。


02 求知是条离家越来越远的路

高中,吴俊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充市的省重点中学。第一次离家,只身一人,走进了新的校园。“在市区里上学,课程和学习途径都变得丰富起来,周围的同学都非常努力,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么多人都渴望获取新知。”


从乡村里出来,那是吴俊第一次走进陌生的环境,学习、竞争,就像是家乡脚下的黄土地,在一步步领着他上坡去,到往他想去的地方。

高中毕业后,吴俊去江西南昌读大学。坐上火车,车头驶向更远的地方,求知,是条离家越来越远的路,盘曲蜿蜒,看不见尽头。

高考填志愿时,吴俊选择了医学。选择学医可能是偶然的,但是选择了,吴俊便决定要用尽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为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付出一切。

小镇上出了一位大学生,还是名医生。“本科的时候,刚接触医学相关的书籍,以为背书背会了,什么病都能治。”所以往往回家之后,亲戚邻里遇到身体上的不适,都会来询问吴俊的意见。吴俊就像是一名“赤脚医生”,耐心地给亲戚朋友们解答相关药剂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会建议他们去医院的专门科室就诊。

而这样的经历并没让吴俊迷失在小镇村民给予他的自信,相反,他发现医学是一片广阔的海域,自己潜入水中,远光灯也只能把眼前的区域照亮,而身后仍充满未知的恐惧。“已知”与“未知”,在吴俊心里无法自洽,继续探索,就是他扎根医学的定盘星。


03 返蓉,“归零”不等于“零”


2019年,吴俊考取了西南交大医学院的研究生,师从汤礼军教授。再次回到四川,吴俊离家的路似乎近了一些。吴俊进入西部战区总医院的普通外科肝胆胰方向从事科研工作,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依然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投入。所以纵使离家近,也没有再回去的时间。而求学之路,总有替他挑灯的人,“我的父辈没有接触过高等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没有离开过老家那块土地。他们现在也不清楚我到底在做什么,但是对于读书和科研,他们却永远支持我的决定。”微光积蓄温暖,家人的支持,让他能够潜心投入研究。

吴俊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初次接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还是在吴俊的老家。当时吴俊还未接触这一领域的研究,只是在一次陪护亲戚看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痛苦。“患者不是呻吟,是哀嚎!而家属,一点办法也没有。”对于这一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达30-50%的疾病,目前并无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还是以被动治疗为主。

患者的病痛,让吴俊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正是因为医学界目前的“无解”,才需要更多力量去攻克这片未知的蓝海。而他所能做的,就是一次次的实验,根据实验方案,测试药物,观察动物生命迹象。如此反复之间,吴俊竟已经经历了五百余只的小鼠实验。

“我们经常做预实验,也就是推测实验的结果。但有时候过了24小时发现现实并不像预测的那样,那么这场实验就需要重做,重新推测药效起作用的时间,再观察实验结果。”

重做!对于医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动作。24小时的实验,有时需要重做两三次,不断减小误差、测试药物。而往往消化道的实验,需要凌晨给被试动物禁食以便观察,因此这样的实验操作常常需要维持到凌晨1点。但是在吴俊眼里,重做,并不意味着无意义;一次次的实验循环,是无限接近真相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测试结果下,吴俊终于解析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基因转录图谱,为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开辟新的治疗方案。

在他的电脑中,保存着80G的实验结果文件,这些文件的背后,是一次次循环的实验操作。将实验推倒重做,就像是计算器按下了“归零”键,但实验的成果并不是计算器屏幕里的那个“零”,而是更多束微光,把未知的领域一点点照亮。


04 “疫”,坚守大后方

2020年初,一场抗击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悄无声息的开始了。在交通命脉之城武汉,未知的病毒阻隔了它川流不息的生命力。一时间,封城的寂静,让未知的恐惧席卷而来。

疫情爆发后,西部战区总医院接管了武汉市某医院开展定点治疗,吴俊的导师连夜奔赴武汉开展救援工作。导师的身体力行,让身为学子的他也想要立即肩负起医者的使命。“白衣为甲,大义逆行”,当时正处寒假期间,他立刻向学校申请返回西部战区总医院。

在前方与时间赛跑的赛道上,医护工作者们奔跑着,后方包括吴俊在内的科研工作者,正梳理病例信息,检索全球数据库,在面对未知的恐惧时,就需要用客观的“已知”,去击碎迷雾,探寻真相。

在疫情爆发的真空期,需要有专业人士站出来,告诉受众这个病毒是什么?如何导致人体患病?基于此病毒的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结构,病毒在人体内部是如何运作的?这些问题不仅是困扰普通市民心中的疑惑,同时在学界也存在大量的空白。解密新冠病毒,就像是开山凿路,文墨似匕首,一点点拓开前路,若不能正确认识它,那么恐惧将成为吞噬人们的第二大威胁。

解析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就是驱散恐惧的武器。时间的沙漏流转,1天、2天......当经历了22天的斗转星移,接近400余小时连续奋战,吴俊和团队开启的基于已有数据的整合分析研究终于首次全面分析了新冠病毒致病过程和结构特征,并且从预防感染、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干预方案,其对于疫苗需聚焦于某个基因靶点的结论,也与后续国家开展的疫苗研究不谋而合。这项科研成果,发布在SCI一区期刊,并得到审稿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喜悦是短暂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一直都在这条路上。同样,抗击新冠疫情,这是一场持久战,优秀的前辈们还在前方引路,我们也将接续后尘,术业专攻。”吴俊说。

对于吴俊而言,这只是医学生涯中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考验。医道之有关于世,重且大耶!这注定是个道阻且长的旅程。尽吾之志,赴先辈后尘,这是医者使命的延续,是医者初心的传承。


05 医者心中的“挪威森林”


日落西山,窗外已暮色渐浓。医院食堂的饭点较早,因此平时工作繁忙的安排,往往让吴俊错过医院食堂的饭点,只能走出医院,去附近的巷子里填饱肚子。

在医院周围的巷子里,有商贩在路边吆喝卖水果,也有店家正在做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也只有这一时刻,繁忙了一天的人们,可以暂时卸下疲惫,享受美食翻滚的热气和市井的生机。

吴俊常去一家四川冒菜馆,他背靠着椅背,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下来。当谈及生活,他有稳定的感情生活,女朋友从事教师职业,相对安稳。而他从事的科研领域,有时需要超长时间的“待机”。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在疫情的宏观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前线医护团队从五湖四海集结,而在幕后也有从事基础研究的医疗工作者们投入的心血。在吴俊看来,这样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探索未知,本来就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做的真的算不上什么。”他所尊敬的前辈,如陈薇院士为新冠疫苗的研发从黑发变成了银丝。前辈们付出的努力,让全球医疗数据库中一个个未知领域被探索发现,他们用一个个支点支撑起了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重任。这是医者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是他在“小家”和“大家”之间所做的选择。

吃完晚饭,穿过巷子,吴俊返回医院。已经接近20点了,食客稀松,小商贩们也收摊回家了。小卖部的老板用着老式收音机播放着伍佰的《挪威的森林》:“心中那片森林何时能让我停留;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对于这座大型三甲医院而言,巷子里的烟火气,或许是医护工作者们心中的“挪威森林”;而对于患者而言,只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解决病痛的能力,才是他们保持内心宁静的动力。

夜晚的风更刺骨了,再次爬上医院侧门的大坡,来往的行人不多,只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匆忙走过。灯光晕染下的西部战区总医院,显得格外威严。


06 后记:夜阑人静时

吴俊代表了从事临床医学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他们在编织着守护人类生命安全的这张大网。他们所做的努力,或许是研发射入患者静脉的这支药剂的其中一环,或许是在与全球医护工作者一道共同攻克某一疾病时所做的基因图谱。他们的付出,是在助推现代医疗与死神争夺生命权的这一道道关卡,每进步一点点都是生命的声波传来的振奋音讯。

从医之旅,在吴俊看来,“这就像是一个爬山的过程,你想要登上山顶,但你不能向半山坡的人问路,因为他们也没有看过山顶的样子;你要向真正到过山顶的人问路,他们给你指的路,或许不是最快的那条,但一定是能通向山顶的道路。”为了寻找答案,为了保证真实,他必须向更优秀的领域“攀岩”,向优秀的前辈“问路”,在繁琐的数据中沉淀、求知。诚然,作为一个向山顶不断求索之人,吴俊在这条布满荆棘的山路上,也留下了许多灿烂的足迹。

作为一名行路人,吴俊的身上映射着无数从事科研相关工作人员的缩影。正如吴俊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位登山者,道路虽艰,必须行至山顶到达彼岸,方能为济世良医,而行至之人未免少数。因此,切勿因流言蜚语乱了阵脚,也切莫因一时的得失而放弃寻觅方向。晨光即将登场,这嶙峋的空谷,会有佳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