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19日,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联合承办的“2021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学术年会”在成都新华宾馆成功召开。共有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名科学家及青年学者220余人参会。会议聚焦生物陶瓷领域前沿研究与发展,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畅言真知灼见。
7月1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成都新华宾馆会议中心举行。西南交通大学朱健梅副校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王迎军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年会主席常江研究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主任委员陈晓峰教授、清华大学孙伟教授、年会执行主席四川大学尹光福教授、年会执行主席西南交通大学翁杰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年会执行主席、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翁杰教授主持。
西南交通大学朱健梅副校长首先致辞。朱健梅副校长简要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历史和近年发展情况,同时向参加大会的专家领导表示诚挚的欢迎。她表示,此次大会聚集了生物陶瓷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交流探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期盼与会人员能够全面交流,启发共享,深入思考,挑战创新。通过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必将激发出灿烂的火花,推动该领域不断产生创新成果。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王迎军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生物陶瓷分会作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的重要组织机构和学术力量,近年来,在分会委员会的积极努力下,分会学术交流和相互合作氛围良好,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希望生物陶瓷分会能够在广大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年会执行主席尹光福教授、生物陶瓷分会上任主任委员常江研究员先后致辞,年会主席主持人翁杰教授宣布年会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认真聆听了三场精彩的大会报告。王迎军院士大会报告题目是:“生物材料创新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她指出生物材料创新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多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其基础和关键仍然聚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科学技术和原材料等;医疗器械行业正以智能化、精准化、生命化和功能化为特征发生革命化发展,智能医疗器械时代已经到来。付小兵院士大会报告题目是:“创建中国特色创面修复学科体系以满足老百姓治疗的重大需求”,他系统总结了我国创面修复学科体系的发展历程,并深入阐述了创面修复和组织再生速率与生物材料降解、缓释调节等相关性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孙伟教授大会报告题目是:“生物3D打印与体外组织工程”,主要介绍了生物3D打印的技术进展及在复杂体外生物模型、组织工程支架及微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列举了其在骨组织工程支架仿生设计和打印制造、生物墨水交联及与细胞打印 技术集成、微器官药检模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生物3D打印领域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前景。
本次年会共设 9场“分会报告”,包括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博士生专场报告等。议题包含生物陶瓷制备与应用、生物材料组织诱导功能、陶瓷涂层骨整合效应、生物材料抗菌功能等。会议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专家们深入交流了多学科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对生物陶瓷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在付小兵院士的提议下举办了“科学与艺术-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手机摄影展”,参会代表踊跃投稿,用手机摄影照片的形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记录美好生活,一幅幅作品无一不展现拍摄者的赤子之心。
7月18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组织参会专家专题召开“西南交通大学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研讨会”,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锦红、副院长翁杰和李暄,对外合作联络处副处长王兵,生物陶瓷分会上任主任委员常江带领二十余位校外专家和领导出席。
研讨会由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翁杰教授主持。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锦红代表医学院欢迎与会专家的到来,并就医学院现阶段情况及下阶段的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医学院副院长李暄详细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发展及院校合作情况;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屈树新教授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和学位点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参会专家就加强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提升高校与附属医院合作紧密度、构建研究型医院等问题献计献策,为我校医学院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意见。